“雙循環背景下,消費品工業要以消費升級帶動產業升級,同時要打造新的增長引擎。”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消費品所所長李博洋在日前召開的首屆賽迪產業經濟論壇上指出。
面對新的發展趨勢,政府、企業應如何發力?李博洋在《消費品工業“十四五”高質量發展的思路與對策》這一報告中給出了建議。
擴大消費需求 推動內外需協調發展
《報告》指出,要擴大消費需求,釋放內循環市場潛力。通過優化供給結構,改善供給質量,提升供給體系對國內需求的適配性。完善擴大內需的政策支撐體系。推動收入分配機制改革,促進中低收入人群收入增長,從根本上提升居民消費支出能力。加大關鍵領域有效投資,用好地方政府專項債等政策,帶動社會投資,重點支持既能促消費惠民生又能調結構增后勁的“兩新一重”建設。
“穩定出口貿易,推動內外需協調發展也不容忽視。”李博洋指出,針對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帶來的國外訂單銳減情況,要積極引導消費品工業企業利用云展會等新型展會平臺,拓展新的市場和空間。同時以RCEP簽署為契機,積極融入亞太地區產業鏈體系建設,進一步優化對外貿易和投資布局,加快消費品工業企業“走出去”的步伐”。
注重可持續發展 培育新增長點
更好的滿足人民群眾消費升級的需要,推動消費品工業更加穩定、更有效益、更可持續發展,需踐行“三品”戰略,撬動新的消費增長點。《報告》指出,針對不同消費群體和消費場景,要進一步做好市場細分,提高創意設計水平,增加產品個性化、時尚化、功能化、智能化特征,滿足不斷升級的消費需求,推動新消費提質擴容。結合我國老齡化發展趨勢,打造高質量為老服務和產品供給體系,推廣和示范適老化產品改造,挖掘“銀發經濟”下的消費潛能。進一步完善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利用物聯網、區塊鏈等技術建立更加高效的追溯系統,解決供需錯配問題。加快消費品相關領域標準體系建設,包括食品安全標準、中藥飲片標準、智能家居產品標準、適老化產品標準等,提升產品質量,改善市場競爭環境。
“同時加快綠色轉型,增強產業內生發展力。積極推行循環經濟發展方式,加強廢水循環利用和廢氣余熱、余壓回收利用,推動廢舊產品分類與安全環保加工處理,建立從原料生產到終端消費全產業鏈有效銜接的綠色生產模式,實現消費品工業綠色可持續發展。”李博洋表示,要持續深入推進造紙、制革、印染、化纖、鉛蓄電池等環境敏感型企業節能減排改造和淘汰落后產能工作,支持和引導節能減排和清潔生產,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鼓勵大型消費品工業企業按照產品全生命周期理念開展綠色供應鏈管理,優先選擇綠色工廠為合格供應商,強化綠色生產,建設綠色回收體系,搭建供應鏈綠色信息管理平臺,帶動上下游企業實現綠色發展。
加大扶持力度 提升產業綜合競爭力
《報告》表示,要通過實施創新驅動,提升產業綜合競爭力。要圍繞國家戰略需求,加快布局生物制造,在健康食品、藥品和醫療器械、功能性紡織材料、鋰電儲能等領域建立多學科融合科研平臺,支持企業、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等協同創新,突破核心關鍵技術瓶頸,打造自主知識產權。鼓勵消費品企業運用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VR、AR,生物、新材料等新技術,加強產品和商業模式創新,提高產品科技含量,提升產業市場競爭力。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引導企業貫徹知識產權管理規范、體系,推進消費品工業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建設,加快建立多部門社會信用信息共享平臺。聚焦“走出去”和國際產能合作,構建海外知識產權維權援助體系。
對于廣大中小消費品企業,要加大扶持力度。李博洋表示,要引導大企業與小企業通過專業分工、服務外包、訂單生產等多種方式,實現協同創新和協作共贏,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加大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及相關子基金對消費品領域的支持力度,重點向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成效明顯或有良好市場前景的成長型中小企業傾斜。進一步完善消費品產業集聚區中小企業公共服務體系,整合、規范服務資源,推動服務機構的市場化和社會化增強中小消費品企業融資支持,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多渠道給與資金支持。
文章信息來源-中國工業新聞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收集的部分公開資料來源于互聯網,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